文/家庭杂志新媒体记者 啊小陈来源:家庭杂志
时隔13年,又一起“大头娃娃”事件重出江湖,只是这一次的“凶手”不是奶粉,而是一款婴儿面霜。
1月17日,福建漳州市“欧艾抑菌霜”事件处置工作组通报“欧艾抑菌霜”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经有检测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已确认召回的涉事产品“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和“开心森林一抹舒宝宝皮肤抑菌霜”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企业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
1月18日,漳州市卫健委网站发布了关于“欧艾抑菌霜”事件调查处置进展情况的最新通报,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并对相关嫌疑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卫健部门依法吊销涉案企业《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吊销涉案企业营业执照。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父母们最担惊受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图片来源:老爸评测1月上旬,网络博主“老爸评测”曝光了一起疑似“大头娃娃”事件。
“刚出生时7斤,两个多月长到15斤。
”柚子爸爸说道,膀子和腿一圈一圈的,起初觉得体重还算正常,只是有点奶胖。
直到后来,柚子身上开始长疹子,在家附近母婴店老板的推荐下,购买了一款“益芙灵”抑菌霜,神奇的是,一涂便见效,第二天就不红了。
红肿逐渐褪去,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体重暴涨、额头汗毛变长变黑、发育迟缓......据柚子的父母反映:“孩子两个月没有长身高,一个月大概胖3斤,最胖的时候,眼睛被脸上的肉挤成一条缝,只有向外噘嘴的固定动作才能勉强睁开眼。
她躺在那里的时候,手不会抱在胸前,整个脸都是硬邦邦的,一摸就哭。
”
柚子妈妈说,孩子一直以来都是母乳喂养,为此还专门对妈妈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检查,结果一切正常。
图片来源:老爸评测-魏老爸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一个健康的宝宝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内就变成了“大头娃娃”?多次询问无果后,他们最终带孩子去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学院。
一进门护士看到情况便问道:“你们有没有给宝宝用什么东西?”于是病症便有了苗头——“益芙灵”抑菌霜。
为了拿到这款产品的检测报告,他们联系到“老爸评测”,从线上电商和家属处获取了该产品,以及同厂家的“开心森林”婴儿霜样品,送去实验室检测。
数据显示,该产品中均检测出含有约30mg/kg的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
结果令人发指!要知道,这个激素含量已经严重超标,即便是成年人的护肤品中,零点几毫克都基本上限了。
数以百倍的激素含量用在婴儿用品上,是何等丧心病狂?
图片来源:老爸评测-魏老爸此外,医生还阐述了使用完这款产品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后遗症:激素一停,可能会造成宝宝不适,甚至全身衰竭;因为肥胖导致窒息,千万不能离开人照顾;可能会性早熟,甚至二年级就会来例假,脸上的毛要也好几年才能褪掉……不寒而栗。
人性的恶,你永远都想象不到。
2018年就有一例1岁女婴因长期使用含强激素的“紫草膏”,被诊断出高血糖、肾结石、发育迟缓。
商家品牌广告同样是号称“0激素0添加”,同样是“立即见效”。
不难发现,几乎绝大多数的母婴产品的广告都是打着“一用就好”的旗号,可真正能确保做到立竿见影并且无一害的奇效却屈指可数。
正如“丁香妈妈”所说:相关问题屡禁不止,同一款产品被媒体曝光后,过段时间改头换面再次出现在市场上。
而这几块钱的膏体,加上一些激素,混进去一些天然成分,定制一个“无激素报告”,摇身一变,就成为身价翻番的“天然神奇面霜”。
除了消字号、妆字号产品代工门槛低廉、过审松散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我国还没有婴幼儿护肤品的相关规范和规定,就算给孩子用的护肤品和药品里含有这些成分,也并不违规。
这也很大程度上给了一些无良厂家有机可乘的机会。
皮肤科医生年年呼吁严管儿童护肤膏,可年年都有新的号称无激素添加的湿疹膏重新上市圈钱。
母婴护肤市场和生产环节的整顿是一直以来都有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母婴市场乱象的背后,只有规范生产、品质有保障、专业服务过硬的品牌商,才能真正赢得母婴市场的认可。
归根结底存在有两个问题。
1.行业门槛低《2020中国电商行业大数据报告》显示,目前我国在业/存续的电商市场主体共265.1万,母婴电商以11.78万家市场主体位列第一。
这导致了人们对其的信任和依赖感逐渐加强,进而使不良商家更加肆意妄为,从中作梗谋取利益。
据新华日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很多微商、微信群售卖的母婴产品时,成本一般比较低,代理人、“合伙人”等作为中间商,赚取差价。
“合伙人”与仓库、代理人与“合伙人”之间,都不签任何合同,也无需提供资质证明。
最后到消费者手里的母婴产品并不经过代理人、合伙人之手,五花八门的产品出产地、种类、产品质量是否有保障等问题,微商和售卖员都并不知晓。
尽管标注了“货品保真保正、有售后”,但倘若真的出现质量有问题,消费者是很难找到提供售后保障人群的。
2.产业链信息的不统一基于母婴产品的使用群体本来就是一个“特殊性”的群体,由于婴儿本身的适应力抵抗力差异,有些适用于大人的产品未必就适合婴儿使用,由此必须严格区分开来。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蒋昭乙认为,母婴用品产业链长、销售端对资质等缺乏相关限制,加大了监管难度。
同时也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建议:一方面,未来可利用大数据,政府层面将母婴用品各产业链信息统一到一个地方扎口监管。
另一方面,需进一步明确母婴用品销售门店资质、限制,像什么药在医院买、什么药可到药店购买一样,细分母婴用品,特殊类婴幼儿产品由有资质的专门门店销售,这样更利于监管,促进母婴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可十多年过去,这样的现象依旧存在。
事实上,母婴市场的产品种类数不胜数,再加上一些推销员的极力推荐,很多父母根本就招架不住他们的热情,就容易上当受骗。
如果是非专业人士,根本就很难以辨别真假利弊。
网络育儿之道众说纷纭,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引导和教学,初为人父母也难免容易误入黑色产业链的“陷阱”之中。
正如一位网友所说,“当家长真的太难了......”
因此,除了在市场监管这一块需要进行严格把关,更重要的还需加强对父母育儿的科学引导。
在呼吁加强监管的同时,作为父母也要学习如何对孩子的健康安全做好防范:1.就诊为先当宝宝出现了湿疹或其他皮肤疾病时,最好先到医院咨询一下专业的医生,科学治疗,不要随意买无品牌无保障的药品。
宁可不做,不要乱做。
图片来源:荔枝新闻2.购买“婴儿霜”时,要注意仔细查看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号”。
对于选购婴儿的护肤、治疗湿疹产品时,注意不买【消】字号、【妆】字号、【械】字号。
“消”字号是以消毒为主要目标的产品,例如上文提到的“益芙灵”抑菌霜,仅用来卫生消毒用品,并不具有治疗效果。
“妆”字号产品是按化妆品监管的,可以用做皮肤保湿,而不能用来治疗皮肤病。
还有属于医疗器械的“械”字号产品,是一种医疗器械产品,并不属于药品。
父母在购买婴儿产品时,一定要注意产品的“卫生许可证号”。
3.不买刻意宣传“0激素、0添加”的药膏大多数无良商家都是抓住了“人性的弱点”,以及家长们“谈激素色变”的心理,将激素含量作为产品的首要宣传标志。
事实上,激素类药物并非完全不能使用,例如,如果孩子真的存在中重度湿疹,外用糖皮质激素药品是目前国内外治疗许多皮肤病常用的良药,只是需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绝不能盲目地相信市面上的一些“三无”产品。
4.学会通过消费者协会举报维权以下是非法添加激素的几种护肤品牌,如果正在使用则立即停用,或通过消费者协会的315热线进行举报。
利用法律维护合法权益,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既是帮助自己,也是造福他人。
图片来源:2019年《中国消费报》
更令人膛目结舌的是,这些还只是婴幼儿产品把关漏洞的冰山一角。
希望我们在被网络情绪裹挟的同时,更要关注的是具体的行动和反思。
纳尔逊·曼德拉说过:“在如何对待儿童这方面,最能展示出一个社会的灵魂。
”不让孩子受到伤害,关乎我们灵魂的纯良,关乎社会的道义,也关乎国家未来。
对待这种唯利是图的恶劣事件,我们永远只能是零容忍。
点个“在看”并转发出去,愿每个初来到这个世界的生命,都能被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