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时电影专用的化妆品还没有发明,连“面蜡”都是舞台上用的“密士法陀”,至于口红、面霜什么的,也很简陋,过了几年,几千块买的化妆品都成了垃圾!《胭脂》拍完上映,化妆效果比较粗糙,但因剧情紧凑精彩,在香港大受欢迎,连映一星期,场场爆满,一周票房6000多块,首创香港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到了1931年,关文清辅助黎北海举办了两期“演员养成所”,教编剧、导演、表演、摄影及化妆等课程,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为以后的故事埋下了伏笔。 二、1960年代,邵逸夫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将当时最红的女星李丽华、林黛等收罗门下,与袁仰安的“长城三公主”展开激烈竞争。李丽华在邵氏先后拍摄了《武则天》《杨贵妃》《万古流芳》等影片,林黛也拍了《千娇百媚》《不了情》《白蛇传》,此时的影片,化妆技术已有明显进步。

当然,这其中的不少化妆师即出自关文清门下,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些门生们直接为香港电影立下汗马功劳,更助力林黛夺下4个“影后”。

然而,1964年7月,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林黛忽在家中服药自杀,怕不保险,还又加开了煤气……一代当红女星死于非命,年仅30岁,震惊了全球华人社会。差不多同时,“长城三公主”的夏梦、石慧、陈思思,也拍了《王老虎抢亲》《同命鸳鸯》《金枝玉叶》,及《三笑》《云海玉弓缘》等。其中,“大公主”夏梦即金庸大侠的梦中情人,金庸曾有一句著名的赞美是:“西施怎样美丽,谁也没见过,我想她应该像夏梦才名不虚传。”

金庸甚至还曾亲自创作剧本并执导,就是为了一近夏梦芳泽,可惜最终还是有缘无份,夏梦最终嫁给了富商林葆诚。由此可见,才华再好,也没有钱诱人啊。那么,作为香港唯一一位可与奥黛丽·赫本相比的女星,夏梦到底有多美?我们看两张剧照。


果然是,“美啊美,美到无可奈何的美”。当然,美人之美,除了天生丽质,气韵高雅之外,化妆是否得当也十分重要。说起化妆,五六十年代虽有进步,但和七八十年代的“霞玉芳红”比,就差了一些。 三、七八十年代,“霞玉芳红”横空出世,林青霞、张曼玉、梅艳芳、钟楚红,基本代表了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美人标准。

其中,香港本土的张曼玉、梅艳芳、钟楚红都是60后,台湾来的林青霞则是50后。林青霞20岁就成名了,她的长相俊美,又有一种英气,戏路很宽。

再加上高超的化妆术,林青霞既能演青春玉女,又能反串“贾宝玉”“东方不败”,集清纯、潇洒、柔情、冷酷、霸气、飘逸于一身。她创造的“青霞喝酒”,至今被影迷视为与“祖贤穿衣”“朱茵眨眼”“张敏回眸”“淑贞咬牌”并列的香港电影5大经典镜头。

但在化妆过程中,即使是林青霞,也曾吃过不少苦头。当初拍《我爱夜来香时》,一天做5款不同造型,本身就很苦,但好不容易做完,仍被导演徐克否决。搞得林青霞忍不住负气抱怨:“试造型试到头疼,好辛苦,我不做了”,说完甚至还大哭起来……但正是这样的严苛,才创造了后来的经典。

到了后来,林青霞大概已经渐渐习惯了,在拍《白发魔女传》时,为了将“练霓裳”的造型做到完美,她每天都要比别人早起5个小时化妆,从不迟到。

早起5小时化妆,看上去辛苦,但与林青霞早期的遭遇比起来,已经好了太多,至少,她不用再受“化妆间霸凌”。

拍《新蜀山剑侠》时,有一位当时很有名的女星来客串,保镖、助理、化妆师带了一堆,一到就把剧组化妆间占为己有,林青霞想进去拿个唇膏补妆都不让……与上述影视圈前辈比起来,现在的香港美女明星,境遇要好得多,也更如鱼得水。 四、就在刚刚过去的12月5日,《演员请就位》第二季总决赛结果出炉,41岁的香港女星胡杏儿获得总冠军。

生于1979年的胡杏儿,早在20岁时就因获得“港姐”季军、签约TVB而出道。多年以来,她出演了《流金岁月》《我的野蛮奶奶》《肥田囍事》《怒火街头》《万凰之王》《那年花开月正圆》等非常多的作品,多次获得“视后”等殊荣。

她还唱歌和主持,获过“十大劲歌金曲最有前途新人奖”“叱咤乐坛生力军女歌手银奖”,并在2020年央视春晚上,担任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的主持人。本次《演员请就位》的角逐中,虽然胡杏儿不是人气最高的,但她的实力广受观众认可,加上现代化妆技术支撑,无论演技还是妆容,都很舒服,冠军当之无愧。

其实不只是演员,我们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个人形象也是一张通往成功的名片和敲门砖,尤其女孩子,妆容非常重要。张爱玲在自传散文《童言无忌》里说,她生平第一次赚到钱,便立刻去买了一支当时十分流行的口红。可见女人对于美貌的追求不分年代。于是,一代代女性在捯饬自己的道路上前赴后继,为美妆、服饰、鞋包、医美等行业贡献着真金白银。不管是前两年风靡的韩剧妆,轻薄底妆、水滴眼、果冻咬唇,还是这两年大热的港风妆,野生眉、红唇浓妆、茂盛的黑发,女孩子们在妆容的“更新换代”中,都摸索出了如何实现“化妆自由”。毕竟爱美是个终生的事业,谁的钱也不该是大风刮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