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爽因为dy风波,成为了官媒封杀的失德艺人,连之前“跪舔”她的北京卫视也发声明正式封杀。而她以往参加的作品全部被下架,《绝密者》、《翡翠恋人》等几部新剧也无法开播,因为郑爽的原因导致剧方承受巨大损失,据传,郑爽需要付给片方数额巨大的违约金,不得不卖豪宅套现还债。
大概是迫于巨额债务压力,上周末郑爽父亲在“百度视频”大张旗鼓的道歉,意图将郑爽代孕、弃养、钻法律漏洞的事情归咎于家长,为郑爽后续再复出捞钱做准备。
但是网友很清醒“不就是假装认错,想看以后还能不能在娱乐圈捞钱吗?”、“他就差把让郑爽复出几个字写在脸上了”......
网友们不买账(当然也有水军在疯狂的洗),并且将视频里的百度logo也打上了“很不合适”的标签,为此百度昨日一大早就起来道歉。
单就郑爽爸爸道歉想让郑爽复出捞钱这一点,她父母的“不要脸”让小巴觉得恶心至极。
明明在事发之初就应该道歉,却心存侥幸把责任推给张恒及其父母;明明郑爽已经被封杀了,却又想通过道歉,虚伪地将罪责揽在自己身上。她父母的做法,愚蠢又贪婪。
通观整体事件,郑爽的原生家庭是有大问题的。
对于郑爽妈妈而言,郑爽只是她实现明星梦想的工具;对于她的父亲而言,郑爽是他得到虚荣、感受骄傲、高人一等的存在。
生成于这样的原生家庭,小巴甚至有点明白郑爽为什么会歪成这样(小巴绝不是为郑爽洗地,她代孕弃养钻法律漏洞已经永无翻身的可能)。
但即便如此,郑爽做为一个成年人,她没有想尽办法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专注力和专业技能,而是也深陷脑残粉丝构建的女主王国里自觉无所不能。
“原生家庭的影响,终其一生都在治愈”,这句话小巴原先是认同的。但自从了解到一些受到原生家庭精神“迫害”却大有成就的艺术家们,小巴就觉得这句话大错特错。
比如今天要聊到的日本92岁的艺术家草间弥生,她并没有原生家庭的童年迫害而成为三观扭曲的“深井冰”,而是专注于创作,勇敢地、积极的反抗“迫害”,救自己于水火,成为当今最贵的前卫艺术家之一。

草间弥生是圆点女王、日本艺术天后、话题女王、精神病患者,堪称当今最贵的艺术家之一。在2017年度在世女艺术家拍卖销售总和榜中,草间弥生以1亿美元荣登榜首。
但她的童年受尽伤害,一生复杂而多变。
▲草间弥生的童年照
1929年,草间弥生出生,她出生之地是日本野县松本市,是有着富足家境的资产阶级家庭。她从小就深爱艺术,也很有创作的天赋和热情,但家人并不支持,她的母亲认为从事艺术工作就是家门巨大的耻辱。小时候的她只能在背地里偷偷地画画创作,因为一旦被母亲发现,就会撕碎她的画纸、烧掉她的调色板,然后再把她关起来。她说“每天打我,还踢我屁股”,在母亲的暴力中,她每日都担心恐惧。
▲草间弥生一家:父亲(左二)、
草间弥生(右二)、母亲(右一)
母亲暴力强势,那她的父亲呢?
草间弥生的父亲是入赘,不赚钱不养家不照顾孩子,每日混迹于风月场所,连家中女佣都不放过。因为父亲不干人事,母亲就和他每日争吵不断,甚至母亲为了掌控父亲的行踪,让她跟踪父亲,报告行程......在这样的原生家庭里成长起来的草间弥生不可能拥有健康的精神状态和正常的思维方式。
所以,她10岁时就患上精神性视听失调症、深陷幻觉,身心俱受伤害,曾多次有自杀倾向。
▲INFINITY-NETS1959
▲纸上墨迹
但即便长于这样的家庭,草间弥生也始终在勇敢的对抗,不断的艺术创作、不断的完成自我救赎。但父亲不健康的性,让她成年后对男性恐惧,母亲的专制,让她视家如地狱。可没有成年的她,无处可逃,所以她只能忍耐、长久忍耐。

1957年,她28岁时,拿到了去美国的签证,但母亲不允,先是烧了她近千件作品以示愤怒,而后威胁她说,如果她去了就断绝母女关系,切断经济来源。
但她毅然离开,拿着100万日元,去到美国。
▲草间弥生的20+
在美国,她一开始穷困不堪,她曾经写过小说《中央公园的毛地黄》曾描写一个日本女孩,小个子,不好看,卖不掉作品,白日靠垃圾桶里的菜叶为食、晚上在出租房中被冻醒。这可能是她的真实生活写照。
▲POLKADOTS
可即便这样的生活也没有让她去母亲低头,而是咬牙坚持,在抵达纽约的18个月后,她的圆点作品,在参展第10街布拉塔美术馆时,受到了纽约知名评论家的欣赏。
他在《艺术新闻》中这样描述草间弥生作品:“草间弥生是一位原创型作家。展览中五幅巨幅作品无论在概念上还是其实现方式上都是前卫而有力的......它发自于那些溶于平面的点,也发自于那些稍微偏离的但效果强烈的点.......”
▲草间弥生的波点创作
这一次被关注、被评论,让她成为美国艺术圈的一颗新星。但因为她的创作重复度极高,又特别前卫,所以即便她被看见、被评论,却不被纽约主流圈认可,所以,有名却无钱,她总是拮据不已。
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自己的原始表达和诉求。
她平日里内敛而安静,在艺术里却疯狂至极。1968年,她组织“人体炸裂”的裸体集会,化着浓妆、披头散发、穿着自己设计的怪异服装,恣意的表演,媒体趋之若鹜的报道,民众奋不顾身的追随,于是她开始收费表演,2美元一张票,通过这样的行为艺术,让她开始变得有钱了,并开始有了“前卫的女王”的称号。
▲“人体炸裂”裸体艺术

1962年,草间弥生与美国艺术家约瑟夫·柯内尔相识,那一年,草间弥生33岁,柯内尔59岁,他们谈了一场忘年恋。
▲约瑟夫·柯内尔
草间弥生回忆两人相处的日常说到“他每天写信给我,打无数个电话给我,在电话中呼唤我,以至于有人问我,电话是不是坏掉了。我说,不是的,是因为他一直在和我通话。”
她说:“柯内尔有一天,竟然给我写了14封信。“


从相识那一天开始,她就感觉被治愈,但上帝好像见不得她的快活长久,在1972年,上帝收回了她的天使,而她开始陷入地狱,精神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让自己情况缓解,她从纽约回到日本,独自一人在精神疗养院生活。
这一住,她就没有出来过,但这一住也没有打磨掉她的叛逆,她的作品继续前卫,她坚持每天创作,完成了波点南瓜在内的数千件作品。

在精神疗养院的日子,她一直在创作。她一直觉得自己“停下来创作就会自杀”。
白天她在工作室,晚上回到疗养院,就医看书。她的助理帮她处理杂事,她的所有时间都扑在创作上,对她而言,投入的创作,是自己存在意义,是治愈自己的良方。
她说:“我的一生,我活着的每一个日子,都必须与艺术有关。要是人可以有来世,我还想再做艺术家。无论生与死,艺术对于我来说就是一切。”
所以,在疗养院的日子里,她一有时间就在思考下一幅作品,一停下来就觉得“头疼”,因此巨作不断,完成了数千件绘画作品,还发表了十几本小说和诗集。



当有人谈到她的作品,说到她那些全是波点的画作时,会对她产生误解,她就会强调到:“我不是波普艺术家,我是前卫艺术家,这个是不能错的。”
她说:“我一直前卫。我一心工作,即使我老了,死了,我都是前卫的艺术家。”

回看草间弥生的人生,小巴看到了一个小个子的大勇士。
她受尽追捧,但她并没有因此而迷失;她原生家庭带来无尽伤害,她没有自我毁灭。
她一直在积极对抗原生家庭带来的精神疾病,并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人格完整的真正的自我。
原生家庭绝不是成年后愚蠢行为和犯错的借口。
反观郑爽,即便她的原生家庭是有着强势的母亲和虚荣的父亲,但她的财富足够让她与父母实现物理隔离,可她却没有!
她仍旧没有“断奶”,没有让自己成熟、勇敢,没有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比如说演技)、也没有尽力去克制自己的情绪。
她将任性而为、爽言爽语,误解成了“真正的郑爽”,哪怕没有演技、没有深度,只要还能赚钱,她就可以继续这样任性而破毁的人生。
就像知乎里某位匿名大神所说的,郑爽淌过名利,却压根不明白,一个真正的自我,比什么都重要。
或许被封杀对她而言也可能是一件好事。
最后,本文绝不是为郑爽洗地,而是从草间弥生的饱受伤害童年和勇敢的艺术人生,向大家说明,原生家庭绝不是成年犯错的理由,学着勇敢、反抗找到真正的自我,救赎自我,才是最respect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