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iosexual同为异性恋与同性恋分组,成为年下最为流行的一种“控体”。比起智性恋这一相对正式的说法,大部分人更愿意称之为“高智商控”。它源于新时期女性对学识,对相对优秀基因的一种追求,同时它也打破了追求外在与惯性选择的局面。智性恋属于无性别依恋,对于它的存在并不需要划分性别。简单来说,它更像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依托。
智性恋的发展得益于欧美日韩各类高智商人物的塑造,而这类人物大多以男性为主。百度百科对于Sapiosexual的解释更偏向于女性,由此可看出,高智商控的主力军是新生代的女性。前有《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卷福,后有《生活大爆炸》里性格迥异的科学家。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应该是科学家霍金。
今年初霍金入驻微博,才短短一天时间其粉丝就已经上涨到1000多万,而此前人们对于该科学家的认知除了在物理课本就是在《生活大爆炸》Sheldon的口中,Sheldond的崇拜让这位科学家生活化,具象化。
新闻媒体的发展让科学不再是高岭之花,影视的发展更是将这一现象推向了高潮。
智性恋,泛指容易被聪明人吸引的人群。(特别以理科好的男生为例)
这个词源于英语中的"Sapiosexual",是由sapient(智慧)和性(sexual)这两个形容词混合而成。但是根据各类解释来看,这里的性后缀只是加强这个词义本身,并不能构成性别的决定。
但是正是由于这一理解,很多人容易认为智性恋就是“柏拉图式的恋爱”,即相对于肉体的体验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智性恋并不代表这样的依恋就一定是爱情,它只能算是一种崇拜。如果智性恋能够发展成爱情,与爱情相结合那肯定是很棒的经历。我们要知道,爱情是冲动,是多巴胺作祟,是时刻想要占有,就像蔡琴与前夫柏拉图式的恋爱,结果还不是前夫在外偷食;还有山东天后Rihnna和她的迷弟Drake,如果Drake只是迷恋她的才华,那VMA颁奖典礼与后来的演唱会上会演恩爱的一幕吗?这些是爱情,与智商无关,是冲动。
就像我们看剧,看到男主角智商超群,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武能耍大棍文能念唐诗,我们嚷着要给他生猴子但是这只是一种崇拜与幻想,而幻想大多是对现实的失望。
用科学的角度来看,智商于我们是有着天生的吸引力,是根植于基因的。GeoffreyMiller教授通过检测400多个男性精子的质量和个人智商,发现智商越高者从某种程度来讲,基因质量也越高。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会本能的寻找智商高的伴侣。
当然对于智性恋这一现象的产生,我们更愿意称之为“情感倾向叠加”,它只是描述一种更高的可能性倾向,而不是绝对性因素。它的特殊在于不同于普通程度的对高智商人群的偏好和欣赏,更近乎于一种超越常人对咱们口中对“nerd”的迷恋。说白了就是因为他们像一本读不完的书,有惊喜有崇拜有期待,毕竟智商被碾压的快感更容易让女人觉得被征服。
怎样知道自己是否是智性恋,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
喜欢看各类推理悬疑逻辑性较强的作品;
对于科学怪才及艺术鬼才,高智商但精神偏差的天才有着蜜汁热爱,并且get到奇怪的G点;
理科大神,逻辑缜密,高科技以及高于常人的智商,情商可有可无,对这一类人物毫无抵抗力。
其实,智性恋是对颜控,以及这是个看脸的时代的最好的反击。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可以不再局限于刻板的择偶标准。这样的想法也从一定程度上显现出女性在社会上的强势已经不再拘泥于金钱与能力,而是对于择偶以及自身的肯定。
学识与有趣这般美好的事物无法在充满想象的日子中被视而不见,于爱情于婚姻,这都是我们穷尽一生该去努力追求的。如果有幸在爱情中遇到,那也是很棒的事情。
所以,作为一名智性恋者,我们应该欣然接受这个与看脸不同的审美。这是另一个角度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