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新词,心里总痒,忍不住写一写。“智性恋”这个词的定义有些松泛,只看表层的三个字,我觉得足矣。
影视作品中展现的智性恋,更多是挂羊头卖狗肉,浪漫的表现手法吸引了观众的目光,观众却以为是“生硬智力”的功劳。智性恋的基础是你也要同样聪明,否则两人不会擦起火花。如果你只是花痴(不限男女),那智性恋其实跟你没啥关系。
智性恋,说白了就是柏拉图式恋爱,精神恋爱。只不过用“智力”来替代“精神”,添几分现代感的娇媚。智力与智慧不是一个事物,前者相较狭窄,偏科学;后者则广阔,理性之外,艺术情感无所不包。痴迷于“智性恋”,智力,智识这类的特征,不是一个上佳选择。
试问,古往今来,谁愿意和傻子谈恋爱呢?宣称自己崇尚智性恋,多此一举。一些人“愚笨”,是因为在道德上有所坚持,这可以看作是更长远的智慧,实在不是蠢。
智力上的共鸣,或是激赏,是一种强烈的精神愉悦,但将其划为爱情,未免有些莽撞了。精神快感是短暂而瞬时的事,两人在一起,是长久而交融的连贯。追求智性恋的双方,像贪婪的小孩,为获取极致的精神快感而绞尽脑汁,但在一起后的生活可没有那么多精力让两人准备彼此,激情褪去,疲倦感来袭,“爱”便消失不见。你脑子转的快,她脑子也转的快,说明你们都在特定领域下了功夫,但能不能在一起,是两码事。
精神快感也一定会伴随产生性冲动,老问题又来了,性等不等同于爱情呢?
恋爱的两个基准,是道德与智慧。任一方面发展的好,爱情便已颇为不易。两样齐头并进,是最完美的状态。翻开佳人伉俪的例子,勃朗宁夫人与丈夫,波伏娃与萨特,钱钟书与杨绛,王小波与李银河,皆是如此。
再者,智慧与道德如鱼与水,少了作为水的道德,智慧也难以施展。这里的道德不是戒律,窠臼,束缚人心灵的东西,而是文明中充满人性的,能涵养人的精神物质。
硬要说智性恋,那我觉得,钱钟书对妻子杨绛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是智性恋的极致。道德无法囊括智慧,到极致,便愚;但智慧足可包容道德,以博大的胸怀去涵盖“世俗的边界”。道德是社会给每个生命出的一连串谜题,有智慧,便灵活,不至于死抄答案,也乐在其中。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种的爱,爱情本身就是伟大的无关它前面加了什么样的标签,爱情是最原始的冲动但是这最原始的混乱和冲动但是这最原始的冲动在这个秩序井然的社会反而变成了最重要和宝贵的东西之一。
异性恋?同性恋?无性恋?泛性恋?
爱他(她)的手?爱他(她)的味道?爱他(她)的声音?或者爱他(她)的穿衣风格。好像就是某一点,一个足够的理由,就爱上了对方。
刚刚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
智性恋是什么体验?我想想我自己,好像一直以来,对于某方面比自己强的人都本能的觉得很喜欢,想要靠近但是又会自卑和犹豫。越是犹豫就越是想要了解这个人。
大概是对智的崇拜和向往,知道自己无知故想找一个有趣的灵魂相依偎的感觉
高中,喜欢班里一个女生。她像冰山一样,冷冷的、高高的。当然她身高并不高,而是在那个“成绩顶起一片天”的环境里,她是那种让令人仰止的存在。成绩卓著,能力突出,思维缜密,处事冷静……在那个热血冲动,狂放不羁的年纪很难想象会有如此理智的同学。虽然她长相不算特别出众,但是丝毫不能让她人格散发出的魅力减弱半分。
这恐怕就是题主说的,智性恋吧。
当我一步一步走近她,我就越觉着自己在一点一点地变小,她一点一点地变高大。每一次散步,我都能隐约地感知到从她手里传来的一阵阵寒气。我们会聊好多东西,书外的,生活里的。聊着聊着,却发现自己离她越来越远……只有和她在一起看书的时候,才是最平静,安心的时候。
后来,我和她一起读了好多好多的书。
再后来,我学会了一个人安静地看书。
当我再遇见她的时候,我发现,她不再那么高,那么冷了。可能在她眼里,我也不再那么渺小了吧。
我觉得智性恋只是一种爱情取向。追求自己没有的,是人的本性。当无知、鲁莽的我们遇见博学、冷静的他/她,自然会心生好感。
和一个你崇拜的人开启一场恋爱,是一种无比美妙的体验。但同时,你也得经得起偶像走下神坛的落差。可爱情就是在不断深入了解与磨合中越来越浓郁,抑或是越来越寡淡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