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才过了不到一个月,但2021年的年度关键词,「孩子」肯定会是其中一个。
关于「孩子」,最近有太多热度和讨论了。而就在昨天(1月28日),朗朗和吉娜,也官宣生子。“家庭音乐会的小听众,他来了~”郎朗、吉娜宣布喜讯的微博评论区都是大家善意的祝福,以及对这组神仙钢琴之家的期待。“这可不是三只普通的手啊,一只走向世界,一只刚走向世界,一只带着两人走向世界。恭喜啊
”“欢迎音乐小天使的降临”“哇,听着钢琴曲出生的小天使,应该说话就像音符一样悦耳,抬手就会钢琴吧”“小宝贝看起来手很长,以后也会是个钢琴家吧!!!”
郎朗、吉娜的爱情郎朗和吉娜自从宣布在一起的消息后,就时常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网友评论好坏参半,但不论大家如何排斥他们二人,不能否认的是,郎朗和吉娜的甜蜜、恩爱都很真实。他们一个有才,一个有颜,说一句“才子佳人”完全不为过。
如何形容郎朗、吉娜的爱情?那句著名台词,“遇见你的时候,所有星星都落到我头上”倒也显得十分贴合。外人不能理解,甚至几度怀疑,为什么美貌如吉娜一样的女子,会喜欢上长相平平无奇的朗朗。或许常人太在乎外貌,可吉娜在乎的,才不是这些。在吉娜的世界里,郎朗就是最具魅力的。
《幸福三重奏》中,能明显地感受到吉娜的浓浓爱意。
她一言不合就会冲着郎朗表白,夸他的“大长腿”;
也夸他的眼睛漂亮;
甚至还会发自内心地感慨,“你为什么这么可爱?”吉娜对郎朗的爱意和欣赏,毫无保留、赤诚热烈。
20年学琴路 郎朗没有童年?郎朗曾经在面对鲁豫访问时,说过这么一段话。“(我每次演出完)拿一个破箱子回到自己的屋里,就感觉自己像要饭一样,回到屋子。大街上也没有地方吃饭,连续这么几次,就觉得自己跟难民似的。舞台上很光鲜,但是到了台下,就觉得自己特别惨,那种孤独感,太狼狈了!”
这一边,妈妈常常因为看不到儿子伤心,
另一边,望子成龙心切的爸爸郎国任,
则把中国传统爸妈信奉的「勤奋出成绩」
发挥到了极致。
首先,爸爸拒绝妈妈来看郎朗,
原因是,妈妈来了,郎朗会分心,会练不好琴。
妈妈后来回忆说:
“要离开时,我狠心地掰开孩子的手,
冲出房间,身后没有他的哭声,
只有他练琴的声音。。。”
其次,郎爸也会抓住一切机会展示自己的威严,
有时候甚至到了疯狂的地步,
比如,11岁的郎朗
因为被中央音乐学院拒绝后,
郎爸甚至把儿子逼到了天台上,
想要强迫他吃下一整瓶抗生素,
郎朗逃开后,郎爸放出了这样的狠话:
那你就跳楼!跳下去死!
这次协迫事件之后,郎朗拒绝练琴长达3个月,
直到他的钢琴启蒙老师朱雅芬重新进入他的生活,
郎朗才恢复起对钢琴的热情。
郎爸的高压教育压迫之下,
郎朗的童年被无限压缩
正常的孩子,在这样的重压之下早就垮了,
而郎爸的这一套教育方式,
也一直为人所诟病。
但朗爸除了逼郎朗弹琴之外,
其实还有非常高明的「手段」。
由爸爸陪着在北京学琴的那段日子,
朗朗时时刻刻浸润在艺术环境之中。
比如,爸爸每周都会组织小型的音乐会,
把孩子们聚在一起,让他们共同演奏,
这段经历,教会了朗朗“艺术就是环境”
他说:
“其实在中国,纯古典的艺术环境不是特别明显,我小时候,每周父母把我跟别的弹钢琴好的小朋友聚在一起,实际艺术就是环境。”
所以,郎爸真的不止这一套「必须苦练」的理念,
他还有更多「工具」,让郎朗与钢琴密不可分。
所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
没有朗爸,郎朗能够成功吗?
这问题很难回答,但是我想说一件事:
大家可能都知道,
1999年,17岁的郎朗以替补的身份,
跟艾森巴赫合作老柴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他一战成名。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演出结束后,
郎朗跟包括艾森巴赫、巴伦博伊姆等大师
在内的前辈们一起喝酒,
微醺之时,大师们问郎朗,
是否能够弹奏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
郎朗说,可以试试看。
让人惊异的是,郎朗坐在钢琴前,
弹完了整首《哥德堡变奏曲》。
练过琴的爸妈可能知道,
这是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因为弹完整首乐曲需要一个多小时,
郎朗很多年没碰这首曲子了,
光是背奏全部乐谱,就真的堪称奇迹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是突然让你
一字不差地背诵初中时看过的某本小说,
这真的非普通钢琴家所能及。
所以郎爸那种看似极端严苛的训练方式,
既让郎朗的童年缺少其他孩子的那种普通快乐,
却在客观上,为他夯实了钢琴世界的基础。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郎朗能出来是必然,
因为从3岁开始,他的头脑与记忆,
已经被钢琴这门艺术完全填塞充满,
代价是缺失正常儿童的童年。
说实话,成为郎朗的爸妈,
是比「成为郎朗」更难的一件事,
所以,每次写郎朗,我们后台的很多评论都很两极化,有些爸妈觉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也有些爸妈认为,“拿整个童年换成功?不值当!”但如果要问,童年缺失对郎朗是否有积极影响?其实仔细观察,我们还是能发现,
由于自己的学琴经历,功成名就自后的郎朗,
就用会用特别天真的态度,
来对待自己的人生。
特别是自己周围的孩子。
比如,它执着地上各种综艺节目,
他开大师班,对孩子们又特别地宽松,
你会发现,他在综艺里重新享受游戏,
在与孩子的互动中,重新投射自己的童年。
有网友专门统计过
钢琴家郎朗在接近1年的时间里接了42档综艺节目别人问他为啥参加综艺,他说:“我觉得挺好,
我小时候逝去的时间像是能找回来点儿”
被逼着练琴的郎朗长大了,
也许是因为学钢琴太过艰辛,
长大后郎朗开始在综艺里“放飞自我”
他会在综艺节目里,
和妻子吉娜穿上了学生制服,
想象自己的另一个少年时代。
在另一个综艺节目里,
他索性扮成哈利波特,
郎朗说:“我一直想扮演哈利波特”
而在《亲爱的小课桌》里,
甚至和一群小学生一起写作业
憨厚、亲民、可爱、接地气……
这一切,跟那个聚光灯下
钢琴大师的形象,相去甚远。
很多争议随之而来,
很多人在屏幕前议论纷纷——
“他是不是想带老婆进娱乐圈啊!”
“哪哪都能看见郎朗,太烦了!”
“钢琴家不练琴,变成综艺咖,太堕落了!”
其实,郎朗不止一次回应过这件事
“我首先呢,我非常感激这个节目。因为我从小,'童年感'不是特别强,主要还是弹琴。有童年,但是出来玩的机会很少。”
杨迪在一旁说:听到这句话都想哭。
郎朗说,
“自己活了快40年了,一共只春游过两次”
每次都是只玩了一会会,就被接回家练琴了
他还说,自己对童年照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第一次登长城,但是却玩不尽兴
因为
“我特别紧张,想玩又不敢太玩”
郎朗除了用综艺弥补童年的缺失
为了避免其他孩子经历他那样的童年,
成名后,他还热衷于
用特别宽松的办法引导孩子去享受音乐。
比如,他会用一种「返老还童」的方式,
来培养孩子的兴趣,来给孩子说曲子。
这个被逼迫弹琴的钢琴大师
似乎在用他的人格魅力
告诉当代鸡娃的爸妈们:
“让音乐成为一种乐趣,而不是束缚孩子的枷锁。”
所以,郎朗教孩子,
很多时候,就自己先变孩子,
用孩子的视角,
带着他们去感受音乐。
很多网友都点赞郎朗:
这是愿意俯低身子,倾听孩子所思所想的大师
能带动学生情感和气氛的好老师。
你不信?我们带你先去看看郎朗的大师班
这个老师的画风是这样的。。。
网友点评郎朗的钢琴课,
觉得这压根不是一堂单纯的音乐课堂
而是一场融合了音乐、舞蹈、武术
各种类型于一体的大型表演。在爸妈营团队看来,这更像是两个孩子在「玩钢琴」。
魔性的不止是动作还有,
洗脑的“得得得得得得……”
郎朗就全身上下一起打节拍,
把这首节奏明快的俄罗斯歌曲演绎的声情并茂。
教弱拍为主的《夜曲Op.48No.1》
郎朗举起手指放在嘴前,
一直提醒学生“嘘——嘘——”
仿佛重现了肖邦见到的那片静谧安宁的夜晚
还有教授圣桑的《天鹅》,
郎朗扬起脖子
给学生示天示范天鹅的高贵姿态。
所以,郎朗的这种「穿越回童年」教育法,
客观上也确实增进了孩子对音乐的兴趣,
因为他知道,兴趣和努力,
需要两者兼备,才有可能让孩子学好一样东西。
高压还是宽松?
这是个问题!
今天的这一篇,
爸妈营团队其实想跟大家聊聊一个为钢琴牺牲掉童年的孩子,最后是如何补偿自己的。成名之后的郎朗,终于有资本真正去做一次彼得潘,带着孩子们去他的永无岛,郎朗执着地想要留住那个迟到30年的童年,通过那些跟他学琴的孩子,也通过那些陪着他疯的综艺。
郎朗可能是个偶然现象,
他的爸爸的培养方式不可复制也不应该复制。
但严厉与自由,很多时候是矛盾体,
选择A面还是B面,
只看爸妈的育儿观,
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